国宝奇旅(故宫三部曲)第十三章

查看目录    直达底部

  第十三章 六百年春秋沧桑富春山居图悲欢离合 六十年隔岸相望阳明山见证完美合璧
 
  辛卯夏初,阳明山下。
 
  依山傍水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熠熠阳光下格外清丽典雅、宏伟壮观。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在米黄色墙壁之上,洁白的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的四周,充满了中国传统宫殿的色彩,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1年6月1日,这里贵宾云集,人文荟萃。创作于660年前、分离于300多年前的《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完美合璧。
 
  辛卯夏初,阳明山下。
 
  依山傍水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熠熠阳光下格外清丽典雅、宏伟壮观。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在米黄色墙壁之上,洁白的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的四周,充满了中国传统宫殿的色彩,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1年6月1日,这里贵宾云集,人文荟萃。创作于660年前、分离于300多年前的《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完美合璧。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黄公望(1269—1354),江苏常熟人,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净竖、大痴,晚年又号井西道人。幼而聪慧,勤学博读,以至于天下之事无所不知。青年时兴趣于道教。中年时得到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张闾的赏识,为书吏,又到京城做过中台察院掾吏,后来张闾因贪污事发,声名狼藉,遭到法办。黄公望受之影响,锒铛入狱,出来后黄公望看破红尘,远离政界,淡泊名利,成为一名道士,居于苏州天德桥,布教传道,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
 
  黄公望步入画坛较晚,31岁开始作画,到50岁左右才开始专门从事山水画的创作。他酷爱自然,又有深厚的文化学养,加之早期临摹了众多的古代名作,笔法学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在此基础上融合在师法造化中获取的营养,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面貌,显示出颇高的艺术格调。他的山水画,或作浅绛色,山头多岩石,笔势雄伟;或作水墨,笔意简远逸迈,浑厚华滋,笔墨效果极佳,为山水画开创了一个新天地,竖起了一个新高峰,堪称大器晚成,被明清画人大力推崇,成为“元四家”(王蒙、倪瓒、吴镇)中最孚众望的大画家。
 
  黄公望遍游名山大川,尤为钟情于富春江沿岸一带美丽山水风光,晚年结庐定居富春江畔的庙水坞,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留下了一大批杰作。
 
  一次,黄公望偕好友无用禅师同行,从松江归富春山,途中,无用禅师希望他以富春江沿岸风光为自己画一幅长卷,黄公望欣然应允,便在他居所山居南楼开始创作长卷《富春山居图》,此年,他已是79岁的高龄。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领略江山胜景,并随时写生。大量的素材,细微的观察,切身的体验,长期的积累,使创作有了扎实的基础。他用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从容落笔,描绘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把浩渺连绵的江南秀丽山水景色表现得生动细微、淋漓尽致。四年之后,黄公望才在画作上题款,并继续增补完善,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后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终于将这幅长篇巨制展现在世人面前,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虽然黄公望对自己这幅积七年心血完成的画作十分满意,几欲留下,但还是信守诺言,于1350年将《富春山居图》题款送给无用禅师。无用禅师得画惊叹不已、感激不尽,反复欣赏并精心保存,但总是放心不下,常常“顾虑有巧取豪夺者”。不出无用所料,《富春山居图》在此之后,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乃至封建帝皇权贵都对《富春山居图》推崇备至,并以能亲眼目睹这件真迹为荣幸,使得这卷宝图既备受赞颂,也历尽沧桑。
 
  明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流转到大画家沈周手里。得到这件稀世宝贝后,沈周爱不释手,反复欣赏,并潜心临摹。时间一长,他竟感到有所缺憾:画上没有名人题跋。于是,他就把此画交给一位朋友题跋。没有想到的是,那位朋友的儿子,见画便生歹念,把画偷偷卖掉,又怕无法交差,便推说被人偷了。
 
  一日,沈周在一个画摊上竟见到了他日思梦想的《富春山居图》,他连忙与摊主谈妥成交价格,急急跑回家筹钱买画。当他拿着钱返回画摊时,画已经被人买走了。沈周懊恼万分,捶胸顿足,当场放声大哭,可无回天之力。无奈之下,沈周愣是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倾心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图》。
 
  丢失的《富春山居图》真迹,犹如石沉大海,长时间没了音讯。后来几经曲折,被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又把它转卖给了宜兴人氏吴正志。清顺治年间,吴正志又将此画传承给吴洪裕。
 
  吴洪裕乃宜兴大收藏家,他将《富春山居图》奉为至宝,视为生命,专门建“富春轩”供自己在此赏画。清顺治七年(1650),吴洪裕卧病不起,到了弥留之际,气若游丝的他死死盯着枕头边的宝匣,家人明白老爷子的心事,便取出《富春山居图》展开在他面前,顿时,吴洪裕眼角里滚落出两行浑浊的泪,吃力地吐出一个字:烧。原来,老爷子要焚画殉葬!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而家人不敢违背老爷子的意愿,只得搬来火炉,将吴家老少视为传家宝的《富春山居图》丢入火中,顷刻,火苗闪烁,画很快被点燃了!说时迟那时快,在场的吴洪裕的侄子从人群里迅即冲出来,抓住火中的画用力一甩,愣是把画从火炉中抢救出来,并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用障眼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图》。
 
  真是喜忧参半!可喜的是画被救下来了,而让人揪心的是这幅名画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且在许多处留有火痕斑斑。从此,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
 
  之后,伤痕累累、斑迹重重的《富春山居图》的两截传承给吴家子弟吴寄谷。吴寄谷也是爱画懂画之人,便将此损卷烧焦部分细心揭下,进行重新接拼,奇迹产生了:这部分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几乎看不出剪裁拼接的痕迹,实为天神相佑。接着,吴寄谷又将原画主体内容的另外一段进行重新装裱。为掩盖火烧痕迹,他特意将原本位于画尾的董其昌题跋切割下来,置于画首,形成完整的布局章法,真是天衣无缝,巧夺天工!后来,人们就把前部分称作《剩山图》,主体部分称为《无用师卷》。从此,《富春山居图》身首分离,以《剩山图》和《无用师卷》长短两部分存于世,继续着亦喜亦忧、亦真亦假的不寻常经历。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局部
 
  时空轮回,岁月穿梭。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皇宫,乾隆皇帝见之爱不释手,经常拿出来欣赏,兴致上来,就会在长卷的留白处赋诗题词,加盖玉玺。翌年,竟然又一幅《富春山居图》来到宫中。两幅《富春山居图》,必定一幅是真一幅是假,这可把皇上难住了,这两幅画实在真假难分。不知是乾隆确无此眼力,还是皇帝金口难改,乾隆皇帝一口咬定先进宫的那一幅为真品,而把后一幅视为赝品。其实,他先得到的那一卷《富春山居图》,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无用师卷》,后人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和邹之麟等人的题跋。乾隆皇帝不但依旧把它视为珍宝时常带在身边,而且还特意请来大臣,在两卷《富春山居图》上题跋留念。来观画的大臣无一例外地歌颂皇帝热爱艺术、不拘泥真伪的广阔胸怀,可谁也不敢点破后进宫的这幅画才是真迹,相反一致附和认定后者是赝品,并将此画编入《石渠宝笈》次等,命梁诗正书贬语于此本上。直到1816年胡敬等奉嘉庆帝编纂《石渠宝笈》三编,《富春山居图》始得正名被编入,但一直并无彻底“昭雪”,在乾清宫里静静地存放了近200年。
 
  而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在康熙八年(1669)被王廷宾收藏,后来辗转于诸收藏家之手,长期湮没民间,杳无讯息。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文物的命运亦是如此。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平津受威胁。故宫博物院决定选择院藏文物精品南迁上海。1933年1月,日军进入山海关,进攻热河和长城各口。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正式决定,1月31日起,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从1933年2月至5月,故宫内重要文物分五批先运抵上海,后又运至南京。
 
  文物停放上海期间,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在库房里看到了这两幅真假《富春山居图》,他经过仔细考证,用大量依据进一步证明,乾隆御笔题说是假的那张实际是真的,而乾隆认定是真的那张却是假的,从而真正确定了《富春山居图》的真伪身份。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南迁文物又沿三路辗转迁徙至四川,分别存于四川省的巴县、峨嵋和乐山。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处文物再度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1948年底,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令故宫博物院挑选贵重文物以军舰转运台湾。原故宫博物院文物分别于1948年12月22日、1949年1月6日和1月29日,分三批由南京运往台湾2972箱,占南迁文物箱件数的22%,且多是精品。其中就有真伪两卷《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事有凑巧,就在《无用师卷》颠沛流离之际,《剩山图》也浮出水面。1938年秋,画家吴湖帆卧病于上海家中,汲古阁老板曹友卿来探望他,并把刚刚购得的一张破旧之画请他鉴赏,吴湖帆眼前一亮,认出此画就是《剩山图》。于是,就用古铜器商彝换得《剩山图》残卷,居然病也好了许多,从此将画珍藏起来,并把自己的居所称为“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当时在浙江博物馆供职的沙孟海得此消息,专程去上海与吴湖帆商洽转让,而吴执意不肯。沙先生并不灰心,不断往来沪杭之间,晓以大义,反复劝说,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周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吴湖帆被沙老的至诚之心所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剩山图》终于来到浙江博物馆,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就这样,身首各异的《富春山居图》又历经着两岸分离之痛。
 
  新中国成立以后,浙江曾通过各种渠道和台湾沟通,希望两岸《富春山居图》能合璧展出,但囿于当时两岸的政治氛围等诸种因素,始终没有得到反馈。
 
  直到2005年,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到台湾,试图促成《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得到了台湾方面的反馈:浙江省博物馆《剩山图》可先去台湾展览,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来大陆展览的暂且不谈。2008年,周功鑫出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当年7月,刘长乐拜访周院长,正式提出《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览的请求,周院长当即表态,欢迎《剩山图》到台湾与《无用师卷》合璧展出。接着,两岸双方便开始各自的筹备工作,但由于台湾方面难以实现双向交流的意向,筹备工作一度停摆。
 
  2010年3月14日,在全国两会的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在杭州市),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总理的一番话,充满了对两岸“血浓于水”同胞情谊的深情寄托,引起了两岸民众的热烈反响和极度关注,从而使《富春山居图》合璧一事出现转机。紧接着,刘长乐总裁又多次斡旋,终于突破各自的困难,开始了实质性的运作。从2010年年底到2011年1月,台北故宫博物院与浙江博物馆等方面达成共识,并于1月16日浙台双方在浙江富阳富春山居度假村签署《富春山居图》特展备忘录,协议决定在2011年推出“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这其中就包含了海峡两岸收藏的《剩山图》和《无用师卷》,跨出了“圆合”的可喜一步。
 
  2011年5月11日下午,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富春山居图·剩山图》赴台前的点交启运仪式举行。《剩山图》将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先送往北京,再由台湾广达文教基金会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
 
  身首各异300多年、两岸分离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就将“破镜重圆”,
 
  人们翘首以盼!
 
  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6月1日上午10时,人们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开幕仪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晶华厅”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各界代表和媒体记者数百人云集于此,共同见证这一艺坛佳话和文化盛事。
 
  “乾隆皇帝既没有眼力,也没有眼福。他虽喜欢《富春山居图》,但他看走了眼,分不出真假,而且也没有那个福分看到全貌。而今天呢,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有那么大的福气,能够看到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全貌,也就是《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并列展出,这对我们来说是何等大的福气呵!”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女士的开场白让全场顿时热烈起来,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致辞中则强调这次合璧展不仅是个“福分”,而且是个“缘分”,他说,创作于660年前、身首分离于360年前、分藏两岸于60年前的《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今天聚首,我们有幸参加并见证这一艺坛盛事,正是两岸人民相亲相爱的一种“缘分”。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欣喜地说,中国有很多名画,也有很多的故事,比如《清明上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等,但是像《富春山居图》这样拥有如此传奇故事的名画却很少,而今天,我们又为这幅名画增添了一段盛事、一段佳话,相信这段佳话还会续写。
 
  本书作者章剑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富春山居图》特展
 
  赵少华向周功鑫赠送对联
 
  从头到尾一直在为《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出奔走呼号的刘长乐总裁更是激动无比,他说他今天似乎是在梦里一般。当初闪现出“合璧”这个念头时,有人说他是白日做梦,而现在,居然是美梦成真。而这个美梦之所以能够实现,实际上克服了无数的障碍,克服了无数意想不到的困难。这源于两岸政治家和文化人的包容,源于大家的智慧。
 
  在开幕仪式上,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女士向周功鑫院长赠送了大陆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富春江畔,百里山居,合璧
 
  一图呈秀景”,下联是:“华夏文明,千秋血脉,连心两岸庆良辰”,横批为:“贺富春山居两岸合璧”。
 
  开幕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分组参观特展。特展设在210书画陈列室。参观人员分组依次进入展厅,只见几束柔和的灯光投射在恒温恒湿的长条展柜上,里面正是借自浙江博物馆的《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无用师卷》,重现了艺术史上旷世名作的完整原貌。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剩山图》部分。这部分是全卷的首段,约50厘米,描绘野岸低丘隔水相对的景色,画面上,天地悠远,山水平阔,云树苍苍,村落、亭台、渔舟、溪泉掩映其间,一派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江南气象。
 
  紧接着的《无用师卷》,画幅较长,约有600多厘米,是长卷的主体部分。随着山水长卷徐徐展开,峰峦坡石奇特壮观,顶天立地的山峰巍然突起,随后群峰竞秀、波澜起伏、层峦叠嶂,伸向烟波浩渺的远方。此时,画面豁然开朗,近处是松亭石坡、浅滩烟林,远处是茫茫江水,水天一色。而至画尾,让人出其不意:孤峰突起,远岫渺茫,山峦与水面似连非连,似断非断,消失在天际……
 
  看完长卷,犹如欣赏一曲高低起伏、节奏变化的优美乐章,让人怦然心动,回味无穷,沉浸在完美的艺术享受和无限的遐想之中。
 
  正如一位参观画展的嘉宾所言,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不仅让人充满了置身山居美景的怀旧情怀,还让人感受到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更让今天的人们圆了一个美丽的梦想。
 
  600年春秋沧桑,60年隔岸相望。《富春山居图》承载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折射出太多的历史变迁,寄托了太多的文化理想。
 
  合璧已经实现,故事还将继续。
 
  有位见证《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大陆文化官员作长诗一首,以志两岸文坛之盛事:
 
  江左有福地,千年水之乡。
 
  代有大师出,画杰黄公望。
 
  游历在四方,移居富春江。
 
  笔墨写丹青,佳作美名扬。
 
  浮空山水阔,江岸树阴凉。
 
  群峰烟林景,天高秋水长。
 
  松亭倚石坡,孤舟去远方。
 
  咫尺分浓淡,高深见苍茫。
 
  时空多轮回,岁月历沧桑。
 
  名画遭焚烧,身首两茫茫。
 
  皇帝爱佳作,真假欠思量。
 
  华夏燃烽火,隔岸两相望。
 
  春风绿神州,盛世文化昌。
 
  人画何以堪,两岸共守望。
 
  破镜得重圆,合璧在他乡。
 
  画魂归故里,千秋血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