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奇旅(故宫三部曲)第十二章

查看目录    直达底部

  第十二章 天下行书一二三难汇一帙 兰亭集序五摹本守望团圆
 
  何谓“天下行书一二三”?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则分别为“天下第二行书”和“天下第三行书”。如今,“天下行书一二三”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兰亭序》五大摹本曾被收藏在清乾隆内府,后来流散开来。所幸的是五大摹本全存于世,不幸的是它们不得团圆,难汇一帙。
 
  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祭侄文稿》如今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则是通过另一途径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
 
  “三希帖”分藏两岸故宫,“天下行书一二三”亦是如此。
 
  何谓“天下行书一二三”?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则分别为“天下第二行书”和“天下第三行书”。
 
  如今,“天下行书一二三”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这里先从《兰亭序》说起。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这些文人墨客、高士名流当场即兴赋诗,抒发情怀,并抄录成集。
 
  大家兴致极高,一致推举德高望重的聚会召集人王羲之撰写序文,以记录这次雅集盛会,王羲之欣然允诺,随即挥毫,一气呵成写成序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写完之后,对自己这件作品非常满意,曾重写几遍,都达不到这种境界,他感叹说:“此神助耳,何吾能力致。”因此,他自己也十分珍惜,把它作为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七代孙智永。
 
  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死前他将《兰亭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序》的价值,将它视为珍宝,藏在他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爱王羲之的字。他听说王羲之的书法珍品《兰亭序》就在辨才和尚那里,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接近,寻机取得《兰亭序》。
 
  《兰亭集序》(冯本)
 
  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和辨才和尚谈得很投机。待两人关系密切之后,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
 
  辨才看后,不以为然地说:“真倒是真的,但不是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不差。”
 
  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序》真迹。
 
  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失踪。辨才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序》真迹,随即将其纳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
 
  辨才此时方知上当,非常难过,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对王羲之书法更为推崇备至,敕令侍臣赵模、冯承素等人精心复制一些摹本。
 
  唐太宗将这些摹本或石刻摹拓本赐给一些皇族和宠臣。当时,这种“下真迹一等”的摹本风靡于世。
 
  此外,还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等名家的临本传世。
 
  《兰亭集序》(虞本)
 
  《兰亭集序》(褚本)
 
  那么《兰亭序》的原迹在哪里呢?
 
  史书记载,《兰亭序》在李世民遗诏里说是要枕在他脑袋下边。那就是说,这件宝贝应该在昭陵(唐太宗的陵墓),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可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把昭陵盗了,但在他写的出土宝物清单上,却并没有《兰亭序》,那么十有八九《兰亭序》就藏在乾陵(武则天的陵墓)里面。
 
  当然,这也是推测,至今没有得到证实。《兰亭序》原迹永远消失,成为千古一谜。
 
  之后,只有《兰亭序》的摹本流传于世,其著名的有五大摹本:
 
  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虞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所临,因卷中有元天历内府藏印,亦称“天历本”。虞世南得智永真传,承袭魏晋风韵,与王羲之书法意韵极为接近,用笔浑厚,点画沉遂。
 
  最能体现兰亭魂魄的《褚本》,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临,因卷后有米芾题诗,故亦称“米芾诗题本”。此册临本笔力轻健,点画温润,血脉流畅,风神洒落,深得兰亭神韵。
 
  最能体现兰亭原貌的《冯本》,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摹写,因其卷引首处钤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后世又称其为“神龙本”,因使用“双钩”摹法,为唐人摹本中最接近兰亭真迹者。
 
  最能体现兰亭风骨的《定武本》,是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定武原石久佚仅有拓本传世,此本为原石拓本,是定武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
 
  另有《黄绢本》,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兰亭序》,正文质地为绢本,黄褐色,亦称“黄绢本”。其纵24.5厘米,横65.5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印文不太清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写“墨宝”二字(残存)。
 
  “唐人五大摹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天下第一行书”的神韵,是后世兰亭两大体系的鼻祖:
 
  一是以虞本、褚本、冯本、黄绢本为宗的帖学体系。
 
  一是以定武本为宗的碑学体系。
 
  这两大体系并行于世,孕育了后世无数大家。
 
  《兰亭序》五大摹本曾被收藏在清乾隆内府,后来流散开来。如今,虞本、褚本、冯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黄绢本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定武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所幸的是,五大摹本全存于世,不幸的是,它们不得团圆,难汇一帙。
 
  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祭侄文稿》如今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叛军进逼,颜杲卿揭旗反正,与颜真卿共同声讨安禄山叛乱。颜杲卿的三子、颜真卿的堂侄颜季明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形成犄角之势,齐心效忠王室,抵抗叛军。但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先后罹难。
 
  事后,颜真卿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颜真卿抚今追昔,萦纡忿激,血泪交迸,悲愤交加,情不能自禁,援笔作文以祭之: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
 
  此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至取义成仁,英烈彪炳之事。
 
  字如其人,人抒其情。此稿通篇用笔情如潮涌,气势磅礴,苍劲流畅,悲愤激昂的心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此稿原卷前后隔水有宋“宣和”“政和”小玺、天水园印及历代鉴赏收藏印鉴数十方,还有鲜于枢、张晏、周密等人题跋。
 
  《祭侄文稿》清乾隆时入内府,故宫文物迁台时进入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则是通过另一途径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两首寒食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宋·苏轼《寒食帖》
 
  翌年,苏轼在离开黄州以后,将这两首诗写成书法作品。
 
  诗为心声,表达了苏轼苍凉郁闷、惆怅孤独的心情;书为情系,通篇起伏跌宕、气势奔放,充分体现了书法表情达意之功能。
 
  历代鉴赏家均对《寒食帖》推崇备至,称道这是一篇旷世神品。
 
  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在诗稿后另纸题跋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谷(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清代将《寒食帖》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
 
  乾隆十三年(1748)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自题跋于帖后“东坡书豪宕秀逸,为颜、杨后一人。此卷乃谪黄州日所书,后有山谷跋,倾倒至极,所谓无意于佳乃佳……”为彰往事,又特书“雪堂余韵”四字于卷首。
 
  后来《寒食帖》的命运多舛。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寒食帖》险遭焚毁,旋即流落民间,为广东人冯展云所得,其间遭遇火灾,所以下端留下火灼痕迹。
 
  冯死后为盛伯羲密藏,盛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过,受到书画收藏界的密切关注。
 
  1918年转传到颜韵伯手中。1922年,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
 
  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震灾之后,菊池惺堂将《寒食帖》寄藏于友人内藤虎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京屡遭美国空军轰炸,《寒食帖》幸而无恙。
 
  《寒食帖》流失海外一直使华夏子孙耿耿于怀。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私嘱友人在日本访觅《寒食帖》,当知下落后,即以重金购回,并题跋于帖后,略述其流失日本以及从日本回归中国的大致过程。
 
  千年国宝赖王世杰先生之力回归中华。
 
  1949年《寒食帖》被台北收藏家收藏,1987年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购回,保存至今。
 
  因两岸阻隔,“天下行书一二三”难汇一帙,华夏子孙共盼有朝一日“三帖五摹本”聚首同展。
 
  那必将是中华文化史上的又一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