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奇旅(故宫三部曲)第九章

查看目录    直达底部

  第九章 出笼优待条件舆论一片鼎沸 发生京城兵变时局扑朔迷离

  李石曾的心里觉得很窝囊,民国已经成立,而北京城一切依旧,皇宫还是皇宫,皇帝还是皇帝,这算什么呢?
 
  他原来有个想法,就是把皇帝赶出紫禁城,把它收归民国,然后像法国的凡尔赛宫那样,把紫禁城变成博物馆,向民众开放,成为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的地方,真正体现人民是民国的主人。
 
  蔡元培等专使们太单纯,真的以为袁世凯准备南下了。而事实上,袁世凯压根儿没有想离开他的势力范围北京而去南京。他之所以在茶话会上一反常态热心南下,自有他的周密考虑,一是为了混淆视听,蒙蔽舆论;二是担心夜长梦多,万一南方革命党人见他迟迟不南下而让孙中山恢复总统之职,或另选总统,如出现这类情况,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就糟糕了。所以,他还得巧妙周旋,先表明态度,做做假动作,同时在暗地里进行阴谋策划。
 
  茶话会后,袁世凯就不再出面。而北京、天津的各团体代表却纷纷前来专使团下榻的迎宾馆,名曰拜访,实则请愿或上书,众口一词表明袁世凯不可离开北京,离则乱,乱则变,于民国大不利。
 
  蔡元培等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和解释,但很难说服,而且来访者越来越多,络绎不绝,同时各地的军事将领、社会贤达的电报如雪花般飞来,专使们穷于应付,难以招架,弄得疲惫不堪。
 
  蔡元培很纳闷,搞不清袁世凯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晚上,他把李石曾找到房间,询问道:“你父亲与袁世凯共事多年,应当对他有所了解,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李石曾说:“我早有耳闻,袁世凯是个表面忠诚憨厚,实则城府极深,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那天去见他,听他的一番话,我总觉得味道不对,很是蹊跷。”
 
  “我也有此感觉。”蔡元培说,“不过,袁世凯并未表示拒绝南下,而且后来在茶话会上明确允诺,安顿好北方后立即启程。”
 
  李石曾说:“他是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明显是在玩缓兵之计,也许心里另有谋划。”
 
  蔡元培说:“那天听他的口气,对优待条件颇为看重,他无非是要压参议院早日通过对皇室的优待条件,好对他的旧主子有个交代,也好在外国使团那边讨个好,多得几分。”
 
  孙中山辞职咨文
 
  李石曾说:“也许是吧,但他讲的那番话,我是极其反感的。哪里像个民国总统,倒像是清廷的代表。
 
  蔡元培说:“这就不去计较了我看还是让南京方面把这个优待条件早日通过,满足袁世凯的要求促其早日南下,否则时局多变,说不定又会生出什么枝节来。”
 
  李石曾说:“正是因为这一点南方那边一再妥协。但我觉得这个优待条件一旦实施,必将留下后患。”
 
  蔡元培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参议院通过了对清室的优待条件袁世凯也就没有了其他理由不去南京,再说,他也不会放着总统的宝座不坐吧!”
 
  “这倒不会,袁世凯的政治野心极大,决不肯放弃这个位置。”李石曾继续分析道,“可他迟迟不肯去南京就任,这里面必有文章,就怕他并不是单单为了这个优待条件。”
 
  蔡元培说:“从他的谈话来看,还不能判定他究竟有什么其他意图。”
 
  “我看未必。”李石曾说,“孙中山先生在辞职咨文中附有三项条件,这对袁世凯是个制约。我分析,这也是让袁世凯不满的地方。但是这三条决不能再退让下去。特别是第一条,临时政府的地点设于南京,为各省代表所议定不能更改。只有让袁世凯去南京,才能促使他履行民国总统的职责,确保民国政府的正常运作。”
 
  蔡元培十分赞同李石曾的意见,但他还是对袁世凯抱有期待,坚持让南京方面早日通过对清廷的优待条件,然后再看袁世凯如何动作。
 
  是日,蔡元培与南京方面通电,请求参议院尽早通过清帝退位之优待条件。
 
  几天后,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修正并正式通过了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元,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均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优待条件”一出笼,舆论鼎沸,各界反映强烈。
 
  北京的茶馆是民间舆论的中心。离故宫不远处有个茶馆,叫“近个闲亭”,一早上茶客的话题都没离开这个“优待条件”。
 
  《清室优待条件》(局部)
 
  “我看哪,这共和革命,推翻了帝制,却推翻不了清廷。清廷还是清廷皇帝还是皇帝。”
 
  “这不能这么说,清廷已不是往日的朝廷,皇帝已是逊帝了。”
 
  “还是这袁大总统有办法,对南方那边来说,他摆平了当今皇上,立了大功对清廷这里来说,他争取到了优待条件,做了人情。”
 
  “这就难了咱们平头百姓啰,这辫子剪不剪啊?剪吧,皇帝还在;不剪吧革命党来了咋办?”
 
  “那就剪一半留意半呗。”
 
  茶客们哄堂大笑起来,这时一位茶客肃然道:“这不行,革命党来了,看我们还留着一半辫子,分明是想复辟,咔嚓,把头砍了。”
 
  “是啊,假如清廷复辟了,看我们把辫子剪掉了一半,分明是背叛朝廷咔嚓,拉去斩了!”
 
  “唉,这年头,老百姓难哪!”
 
  “我看最难的还是袁大总统,是留在北边,还是去南边。留在北边吧,这总统宝座不能坐;去南边吧,实权都在这里,到那边后,周边都是革命党还有孙中山,他能展开拳脚吗?难啊!”
 
  “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我们急什么呀,人家袁大总统有的是办法,他不仅把孙中山搞定了,而且把隆裕太后也搞定了,接下来怎么搞,他自有办法。
 
  “不管怎么样,千万别再折腾了,如能让老百姓过安稳日子就谢天谢地了!
 
  “是啊,是啊!”茶客们都异口同声地附和着。
 
  这些天,报纸也是各说各的,有赞同“优待条件”的,有表示反对的有强烈抨击的,莫衷一是。
 
  李石曾对优待条件颇为不满,便约沈兼士一道去煤渣胡同的迎宾馆见蔡元培和汪精卫。
 
  见到蔡元培,李石曾把沈兼士做了介绍。蔡元培对知识分子特别尊重表示愿意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石曾心直口快,首先放炮:“这个优待条件,完全是向清廷妥协。清廷还存在,怎么叫推翻了清王朝?一个清廷,一个民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蔡元培解释道:“优待条件确实是共和与帝制妥协的产物。但是,如果共和政府不赞同这些优待条件,那么民国也许不会这么顺利地产生。”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李石曾说,“那天在袁世凯那里,他是大总统,我不便与他争,但他说的那一套,完全是站在清室的立场上,哪里像民国总统说的话?我坚持认为,有民国就没有朝廷,有清廷就没有民国,这是原则问题!”
 
  汪精卫说:“我完全同意李会长的意见。什么叫革命?革命就是新政权彻底推翻旧政府,没有妥协一说。如果妥协,那就不叫革命,叫改良。改良之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而这次临时共和政府,既向袁世凯妥协,又向清廷妥协,革命党实际上没有掌握政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南方革命是不成功的!”
 
  李石曾激烈地说:“照我看,革命就得采取暴力行动,彻底推翻清王朝,非但不能给他们以优待,而应当像法国大革命那样把皇帝的头砍掉!”
 
  “这也不对!”沈兼士却说,“推翻清王朝是必须的,但皇帝的头是不能杀的,这样既不文明,也不仁慈。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传统,有自己的处事方式。留着皇帝,并给予优待,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智慧个屁!”李石曾恼怒道,“这不是智慧,这是上了袁世凯的当!”
 
  蔡元培十分理解李石曾的情绪,用商量的口吻道:“优待条件已经颁布,议论亦无意义。当务之急是让袁世凯早日南下就职,你们帮着出出主意。”
 
  李石曾有些激动:“不去拉倒,本来就不该让袁世凯当总统!”
 
  沈兼士说:“他袁世凯不南下,就应当立即恢复孙中山的临时总统之职。”
 
  “就是另选他人,也比袁世凯来当好得多!”汪精卫说着,气呼呼地站了起来。
 
  听着大家的议论,蔡元培心里是赞同的,但又觉得无济于事,便客气地说:“你们说得很在理,我会把你们的意见转达给南京方面。今天我与石曾还有些事要谈,以后抽时间再与你们详谈吧。”
 
  李石曾留了下来,似乎还有许多话要与蔡元培说,但此时,两人都沉默无语。
 
  蔡元培忧心忡忡,这么多天了,袁世凯既不召见,又不动身,而南京方面催得很急,社会上也议论纷纷,可他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李石曾的心里觉得很窝囊,民国已经成立,而北京城一切依旧,皇宫还是皇宫,皇帝还是皇帝,这算什么呢?
 
  他原来有个想法,就是把皇帝赶出紫禁城,把它收归民国,然后像法国的凡尔赛宫那样,把紫禁城变成博物馆,向民众开放,成为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的地方,真正体现人民是民国的主人。
 
  可是,现在搞出个什么优待条件来,他的一切设想变成了泡影。更可怕的是,清廷在、皇帝在,封建帝制就留下了祸根,随时有复辟的危险。国际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民国能否巩固,就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李石曾越想越担心,越想越苦闷。
 
  “砰砰砰……”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由远而近。蔡元培和李石曾不知怎么回事,立即跑到窗口向外看,院外乱枪猝发,火焰腾空。接着胡同内一片嘈杂声很快几个士兵砸开院门,冲到院中,后面几十个士兵也一拥而进,到处乱窜并高喊着:“我们找南京专使说理!”
 
  蔡元培大骇,忙问:“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李石曾一看不妙,赶紧拉着蔡元培说:“快,跟我到后面院子去!”
 
  蔡元培跟着李石曾跑到后院,只见十几个士兵追了过来,他们便飞快地翻过后院的围墙,来到一邻居家。
 
  这是一座外国人的住宅,李石曾用英语与房主说明情况,房主就让他俩到家中躲避。
 
  兵士闯进后院,乱喊乱叫,不见人影,便试图抢劫财物,房主走出房屋大声呵斥,让他们立即离开。
 
  兵士见房主是外国人,不敢轻举妄动,只得呼啸而去。
 
  李石曾、蔡元培在邻居家暂避一夜,第二天得知其他专使已被安排到西郊民巷的六国饭店暂住,便步行至此。蔡元培、李石曾前脚刚到,袁世凯派来的副大臣梁士诒便后脚跟进,向专使通报了昨晚发生的事件:
 
  2月29日晚8时许,驻扎在朝阳门外东岳庙的陆军第3镇第9标炮营士兵在城内发生兵变,枪声终夜不止,乱军在东华门丁字街一带打砸焚掠所有铺户被抢劫一空,大街以南尽成焦土。然后,乱军又在前门大街、大栅栏、西河沿、煤市街、衣兜市、打磨厂等诸处将所有当铺、粮店、钱铺、银楼抢劫一遍,并点火焚烧。兵变通宵达旦,所有商铺十室九空。后又波及西城。此次兵变,商民财产损失数千万,内城被劫掠4000余家,外城600余家。……
 
  梁士诒绘声绘色地把兵变情况说了一通,接着叹道:“现在全国倡行革命,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军队不稳,社会秩序很难维持,北京、天津尤甚。如此情形,如果没有袁大总统在此调度、弹压,后果不堪设想。万一再有事端,发生混乱,很容易引起外国对我国用兵的祸事。这一点务必请专使们深切关注。”言下之意是袁世凯决不能南下就职。
 
  李石曾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建议蔡元培立即去拜见袁世凯,弄清情况后报告南京方面。
 
  曹锟
 
  袁世凯立即接见了蔡元培,并介绍说:“这次兵变为曹锟第3镇第9标发动。”
 
  “曹锟不是袁总统所辖的军队吗?”蔡元培问。
 
  袁世凯有意吼道:“这个混账东西,对我实行共和不满,便煽动闹事!”
 
  “那怎么办呢?”蔡元培问。
 
  “我已是堂堂民国总统,岂容他们胡闹?”袁世凯加重语气道,“我已派兵收拾他们了!”
 
  蔡元培说:“这就好。民国刚刚成立,您又刚选上总统,如果任其闹事,发展下去,极为不妥。”
 
  袁世凯说:“那当然。但现在情况相当复杂。昨夜这里一闹,不知为何消息传得那么快,通州、天津、保定等地驻军,亦闻声哗变,到处焚掠。情况十分危急。”
 
  蔡元培说:“那得尽快遏制才是。”
 
  “你说得对!”袁世凯说,“所以,你来得正好,你赶紧将这里军变的详情报告南京方面。”
 
  蔡元培说:“既然这样,还不如总统您立即赴南京通报情况,商讨对策。
 
  袁世凯皮笑肉不笑:“你真是文人之见哪!在此复杂时局下,我若仓促离开,万一再出意外,再发生大的动乱怎么办?”
 
  “这倒也是。可是,这里的局势恐怕短期之内也难以完全解决,您总不能一直不去南京就职吧?”
 
  袁世凯作出一副无奈的样子道:“实在是两难啊。不去南京吧,参议院决议已定,不可更改;离开北京吧,乱军四起,清廷复辟怎么办?我袁世凯怎能对得起新生的中华民国?”
 
  袁世凯的一番话打动了蔡元培,他开始同情袁世凯的处境,便说:“我立即回去向南京方面汇报。”
 
  “这主意只有你们拿了,我等待参议院议决。”袁世凯有意说等参议院议决实则是暗示蔡元培,南京方面必须同意他在北京就职,并将民国临时政府移至北京。
 
  回到住所,蔡元培把与袁世凯见面的情况向李石曾说了,李石曾立刻反应过来,愤怒道:“我反复分析,兵变是袁世凯一手操纵,挑起紧张局势,以达到不南下就职的企图。”
 
  但蔡元培不这么认为,他说:“袁世凯也不至于会用此手段,玩火自焚这样的风险也太大了吧!”
 
  “你对袁世凯有所不知,这个人诡计多端,善于走险棋,为达到他的政治目的,不惜采用一切手段。”李石曾说。
 
  蔡元培不解道:“袁世凯为什么一定要把临时政府迁来北京呢?”
 
  李石曾分析道:“袁世凯的根基在北京,离开这里,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到了南京,他清楚自己受到的制约就大了,他是不肯去的。”
 
  “这样僵局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看来只能再妥协一步了。”蔡元培无奈道。
 
  李石曾恼怒起来:“妥协,妥协,再妥协,这样下去,民国政府就完全听任袁世凯摆布了。这还算什么共和?还算什么民国?”
 
  “不必激动嘛!”蔡元培有些不快道,“现在关键是要解决问题,不能感情用事,得有具体办法才是。”
 
  就在蔡元培一筹莫展之时,袁世凯却在暗地里指示部属段祺瑞、冯国璋等,通电要求临时政府设于北京。
 
  袁世凯又通过做外国公使们的工作,让英、法、日、美、德、俄等国,以保护侨民为由,先后向天津、旅顺、哈尔滨、青岛等地,调动军队,实施武力威胁。
 
  在进退两难的形势下,蔡元培思考再三,最后不得不电告南京孙中山,详述北京兵变情况,并表示,为了稳定局面,应当允许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很快,孙中山根据蔡元培的建议,建议参议院议决袁世凯在北京受职的办法。
 
  袁世凯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
 
  1912年3月10日下午,在北京举行了袁世凯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
 
  以蔡元培为首的临时政府代表和唐绍仪等北京军事长官与政界官僚参加了就职仪式。英国驻华公史朱尔典也参与观礼。
 
  袁世凯春风得意,神情自若地宣读誓词: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凡兹志愿,率履勿渝。俟召集国会,选定第一期大总统,世凯即行解职。
 
  接着,袁世凯组建了以唐绍仪为国务总理的新内阁。
 
  4月1日,孙中山莅临参议院行解职礼,正式宣告解职。
 
  5日,参议院议决移北京办公。至此,袁世凯运用自己手中的军政实力和权术手腕,全面执掌了新生的民国政权。